第(2/3)页 有事他真上,真抗。 又一位记者提问:“沈导,我还是想问一下,你的新戏,不考虑外国市场吗?” “我的心没有那么大,外国市场我没有征服把握,反而从国内电影市场获得成功,我有把握。” 沈三通回答:“而且我刚刚分析了,我们电影市场足够给大片盈利,关键在于能不能拍出观众喜爱的电影,这一点我也有几分把握。我自己投了四千万在里面,我要选择一个风险较小的方式回本。” “没有外国市场收益,不是风险更大吗?”记者呆滞两秒,才追问。 差一点被沈三通干沉默了。 沈三通言论真的有点奇怪,但是他总能自成逻辑。 “我已经给出分析了,今天的发言内容也在洞天网进行了同步图文直播,应该会有一个整理,你可以看看我的第一部分发言。商业可行性分析中已经说明了。” 沈三通示意主持人选下一个记者提问。 一个女记者提问:“沈导,想问一下你的新片进度,大概什么时间上映?” 沈三通感觉这个是她的粉丝,问的很温和,他也很温柔道:“《生日快乐》已经进入了后期,第一支预告片和推广曲目会在近日发布,上映的话应该在十二月初。” 三十来岁的男记者,问道:“沈导,赤壁之战我们大家都家喻户晓,伱又表示我们历史的是真实的,是否表示你不会大幅度进行改编,这样话岂不是剧透了?” “你这个问题很好,我早有考虑,在我看来历史大片,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 沈三通道:“越是大片,剧情就不能过于复杂。《泰坦尼克号》的剧情说白了就是一个未婚妻在蜜月期间,看上了一个小白脸,这么一个故事。” “大船剧情简单,狗血爱情故事,但特效顶尖,超预期,所以很多国家通行。” “赤壁的故事家喻户晓,都知道一点。我们独特的历史优势,形成了历史大片题材的独有优势,关键在于要把视效做好,做的震撼人心。” 沈三通觉得历史大片真是非常好的大制作题材。 照着历史来,剧情观众熟知,天然有代入,把视效弄上去。 可惜遇到了中国电影人,一堆奇葩。 大把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大把的自恨、土殖群体。 生生把这个优质题材,给玩烂了。 看《长安三万里》就明白,把古代风采展现出来,天然的熟悉感,自然可以引发观众共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