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仅文学剧本的创作难度。 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作为基础,依然是一步一坎。 关关难过。 比他拍超市和生快加一块都要累。 从账面利益来说,似乎也不合算。 弄《赤壁》的时间,足够拍两三部喜剧。 小成本喜剧他自己可以独资,赚的不要太多。 但是随着深入《赤壁》项目,沈三通就决定要把它弄好。 别说是05年,就是二十年后,多少国人依然没有身为大国国民的基本觉悟。 从个人角度来说,反思无可厚非。 可舆论上总是从大的,社会、国家层面,让国人反思。 已经不是有问题那么简单。 简直是病态! 总是想着讨好别人。 本子屠戮三千万人,作为受害者看待历史,难道不该愤怒吗? 本子美妆产品那么好,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优势,最初积累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对东大人的人体实验啊! 东大人愤怒不是正当合理的吗? 时至今日,厕所神社依然供奉不绝。 战犯的庙宇,在本子各地,依然香火不断。 该反思的是你本子啊! 沈三通要在《赤壁》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气。 主动。 为了自己利益而进行斗争,是天经地义的! 《让子弹飞》的精彩,不只是历史映射。 它有着中国电影少有的,主动的阳刚的气质。 国产电影很多窝窝囊囊的视角。 给人阉割、阳痿的感觉。 充满小文人、小文青、小波尔乔亚的期期艾艾,没有点生机活力。 沈三通要在《赤壁》里弄点不一样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斗争,不仅不羞耻,反而是光荣的。 战斗爽! 战斗不需要意义,战斗本身就是意义。 爷们要战斗! 实力强大,取得胜利,制定规则。 理所应当。 你本子自己不肃清战犯余毒,东大来帮你。 不用客气,毕竟东大不针对普通本子老百姓,只针对帝国余孽、 什么? 伱都是。 那也没问题啊。 只是工作繁重了一点而已。 老中人就该有这种自觉和责任心。 不要总想着别人主动送上来,山不来就我,我就主动去就山。 毕竟追溯起来,面对大洪水,不仅没润,而是诞生了大禹治水精神。 削峰填海、战天斗地,才是中华儿女最大的浪漫。 当然,这种精神的《赤壁》拍出来,引发的舆论比之超市和生快,更要大。 不是沈三通拍个电影,搞的好像与世界为敌,像做救世主一样。 而是有些长久跪着的人,不光是自己跪,也没法接受别人站着。 沈三通推进了《赤壁》各项事宜进度,又有了其他想法。 《赤壁》环节多,投资、剧本、选角、道具、场景、特效等,周期要两三年时间。 沈三通想了想,叫来助理团队。 制定接下来几年的项目表,把未来工作安排梳理一遍。 也是一个未来安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