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三通和杨密闲聊,觉得她粘人,古灵精怪。 好像有个外号小狐狸,只能说没有取错的外号。 她和范小胖有点像,都想要证明自己,都野心勃勃。 两个人都是在十八九岁的年纪,在职业生涯初期,在情绪最敏感的时候,感觉到了自身被压制。 范小胖是出道演丫鬟,而她不想只是丫鬟,认为自己也可以演主角。 杨密则是被张继中一巴掌打的觉醒,自尊心受到伤害之后,决定要一步步爬到最高。 沈三通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八卦。 杨密几连扑、全网黑的时候,有记者爆料。 为了说她对记者多么没有礼貌,为了对比,抬出了范小胖。 说范小胖对记者多好,回答问题的时候,还会谈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丰富记者的采访。 杨密则很冷淡,不会怎么做,经常冷脸。 如果这个八卦是真的,沈三通对这个记者心态挺感兴趣。 范小胖态度好,一些记者少黑她了吗? 明星和记者只是工作关系。 和狗仔,更是寄生关系。 生态上就对立。 娱乐记者想要挖出明星身上的料,明星处理私人关系那样对记者,只会被反刺一刀。 结构上对立注定了,有记者不捅刀子,但无形大手之下,总有人会捅刀子。 之所以一连串黑杨密,在沈三通看来,恰恰是杨密到了24年还能卡位,没掉队。 比唐妍、刘师师这些同期小花,强太多。 挡了别人的路,有利益,才会有黑稿。 杨密的状态他大概能理解,自我构建了一套工作模式。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刁难也好,攻击也好,无论面对什么舆论,她都情绪上截断。 有好有坏。 好处是,哪怕是小视频,也打不倒她。 工作效率高,在大量工作中,持续稳定输出。 坏处是情绪很冰冷。 哪怕是善意的社交,也没有回应。 不仅是待人接物,连演戏也是如此。 自有整理了一套表演逻辑,喜怒哀乐,想要就有。 好处依然是稳定输出,大量演戏,能保证一定水平持续输出。 坏处也很明显。 忘记了如何调动情绪,如何投入,当作品减少,观众要求提高的时候,演不出来了。 切断情绪时间长了,忘记正常情绪是什么感觉。 情绪一直都是直线、折线,直来直去。 那种波浪式的,细腻的,层层递进的情绪做不出来。 沈三通和杨密有说有笑。 江依燕装作好奇问道:“我听说张继中打了你,真的假的?” 杨密很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她还不是后世那个老江湖,脸也没戴上面具,含含糊糊道:“我演戏没演好,张导也是为了我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