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石头也有一点,但王景相信如果是沈三通,不会搞多线叙事。 信息太多,太复杂,有门槛。 从沈三通放出的三支预告片,就能看出一二。 为了淡化复杂叙事,给出很多精彩片段。 先抛出一些信息出来,省的观众看得时候,接受的信息太多,看不懂,接受不了。 票房来看,沈三通策略很成功。 王景想了想,给沈三通发了个恭喜短信。 把想法写在上面,表明愿意一块推动电影发展。 走到这一步,沈三通已无人可当。 小成本喜剧让他走通了,已经有了自留地。 因为文化不同,这个自留地港圈没法进入。 如果《赤壁》也能成功,那就更不得了。 意味着本土大片这条路也走通。 关键是一两次失败伤不了当下的沈三通,他可以退回舒适区继续积累。 程龙能闯好莱坞成功,就是有港岛本埠和外埠输血,让他失败后有地方恢复。 相比石头的成功。 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和好莱坞角力,都不算什么。 石头成功,意味着沈三通有了内地电影统治力。 一如当年的程龙,周星驰,要什么有什么。 内地黑道上不了台面,没法用盘外招去打破,或者抢夺沈三通电影的利益。 那么就要适应他,和他定的规矩。 7月31日。 一早。 沈三通收到王景短信,助理给他整理的。 好几百字。 读完,感慨王景眼光确实厉害。 猜中了宣传思路。 多线叙事这种比较高级的叙事手法,精彩点提前透出去,依然可以让观众大呼过瘾。 其他的,言过了。 吹得他不好意思。 没什么所谓长远规划。 以小博大也不是深思熟虑,纯粹是前世很多成功的例子。 制作《赤壁》也不是升级大制作,只是不想让吴语森糟蹋,赶鸭子上架。 早餐会。 和主创一块吃饭,沈三通布置这一周的宣传。 沈三通先宣布了首周末的成绩:“石头首周末票房一亿两千两百万,大获成功,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 夜里都告知了,但正式场合再说一遍,鼓鼓劲。 啪啪啪! 大家鼓掌。 沈三通:“石头破了《无极》的各项记录,我们首周观影人数、上座率超过了无极。” “所有数据中只有总票房少两千万,非战之罪,上映时间少了一天。石头周四点映,《无极》是周三。” 观影人数超过无极,票房没超,因为石头是正常票价。 沈三通的片子,无论他自己导演,还是他出品的电影,都会和院线沟通,票价保持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一方面不是大片,定价太高,吃相难看。 另一方面,他很注重观众口碑。 他始终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观众不是傻子。 嗯,他自己也宣传。 经常发一些通稿,如“我们的沈导为了回馈观众低价票,和院线据理力争,被气哭了”之类的软文。 做好事留名。 沈三通道:“我们再接再厉,争取超过《生日快乐》,让宁导成为我们影史第一。” 众人惊了。 宁昊也惊了。 范兵兵吐槽道:“你口气也太大了,这就影史第一了,当大白菜呢。” 李小鹿道:“沈哥哥说什么都能做到,可不是口气大,大的另有地方。” 众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