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去年我们荧幕达到两千六,现在两千八,稳步增长,拷贝八百个,足够。” “宣传做的也很好,经过去年贺岁档风波,《无极》馒头风波,古装大片海外利益斗争,观众对我们走出新的电影商业化道路有期待。” “我们用电影回应这个期待,观众就会回报我们票房。” 听沈三通分析。 宁昊、黄搏、徐征这些跟着沈三通好几部电影的老人还好。 郭涛、刘晔都很懵逼。 当下电影市场,破亿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日天的节奏。 沈三通布置任务道:“第一周主要宣传我,第二周就要宣传宁昊。” 他看向宣传负责人:“新生代扛旗人物、鬼才导演、黑色幽默大师、喜剧之王、导演天才,五十年一出,百年一出,给我狂轰乱炸。” 说的宁昊都不好意思了,自己夸自己有点羞耻。 沈三通道:“点出宁昊成功的重大意义,他代表着我们古装大片之外,新一条电影之路的成功。” “不用所谓的巨星,不是所谓的大片,只要讲好故事,讲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就能成功。” “同样,新生代导演,代表着新面貌,我自己是偶然,但宁昊又出来了,就不是偶然。” “宁昊的成功,不只是他个人的成功,是我们电影政策的成功。” 众人若有所思。 心思灵活的,心里已经赞叹。 沈三通那么牛不是没有道理,光是这个宣传思路,遥遥领先。 徐征沿着沈三通的思路,读出来了沈三通没说的内容。 宁昊的成功,更能说明沈三通的厉害。 宁昊可是他一手提携出来的。 换个角度,沈三通第二周宣传重点在宁昊,名和利都愿意分享。 有老一辈的精神,扶上马送一程。 放在娱乐圈,可谓圣人。 徐征心里涌现了很多想法,他也想弄电影。 沈三通不是藏着掖着,抠抠搜搜的人,他是真愿意捧人。 石头公共关系负责人汇报道:“出现了一些负面舆论,有真有假,主要是三点。” “第一,有些观众表示太乱,看不懂,不过同样表示,制作水平确实不错。” “但有一些媒体和势力唯恐天下不乱,从看不懂切入,做文章,大肆抨击。” “第二,有一些媒体抓着批判抄袭。” “今年‘抄袭’是个热门词汇,花儿乐队,郭静明,吉祥三宝,杨辰刚,都有涉及。” “花儿乐队的刺激尤其之大,以至于每出一首新歌都要掀起一阵考据风潮。” “在一些媒体的渲染之下,给石头扣上了上一顶抄袭的帽子。” “第三,是电影学院,一些专家、老师批评,不该拍商业片。” 宁昊其他负面不在乎,但受不了说他抄袭。 剧本写作之初,就怕人说他抄袭。 公关负责人刚说完,立刻反驳道:“我只是借鉴了盖里奇的故事结构,元素都不一样。” 沈三通对宁昊道:“如果有记者堵你,记住不要回答。” “这些都是预设的话题,你要是回答,就有无数回答等着你。” 沈三通不屑一顾道:“我们的一些媒体从来不为我们说话,要说抄袭,港台抄的更厉害。” “所谓的四大天王,哪一个不是一堆歌抄出来的,像蔡艺林,造型完全抄袭滨崎步。” “港台不叫抄袭叫做借鉴模仿,本子当年发展工业,也是学习模仿,在一些媒体眼中,是值得夸赞的品质。” “我们走入这个阶段,就成了山寨,成了坏的东西。” 沈三通环视众人,语气加重,一顿一顿道:“不要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以上话题不要回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