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青报领导读完沈三通专访稿,沉默。 这都不是打嘴仗,是往利益团体心窝子里捅。 姜微问道:“领导,刊登吗?沈导说刊登就要完整、准确,不许裁剪。要么就不登。” 领导想了想:“登吧,我们不是严肃定调的报刊,人物专访,沈三通自我定位很清楚,文化人物。” 不好阻拦,沈三通不只是专访机会给北青。 而且旗下公司和北青在广告、图书推广等业务上,有许多往来。 他个人也有好处,不登会影响后续合作。 专访报道见报后。 各种谣言为之一清。 热火朝天的谣言悄然降低,连针锋相对的批评都没有。 这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别去扒所谓民国大师历史,也别扒一些商人的祖宗。 还是讨论电影,讨论《赤壁》吧。 顺便把阿娇被拍的新闻抬出来,关心娱乐就好。 8月30日。 沈三通约陈导名在公司内部摄影棚见面,提前让陈导名试试妆。 看他是否能演曹操。 公开试镜更多是面向一些竞争性的角色,有些角色属于特定角色。 像曹操,沈三通的剧本要求,从人设到戏剧效果,气质上要有霸气。 普通演员有长相霸气的,但荧幕形象不行。 星光不够,气场不强,撑不起来。 曹操主演的人选,首先想的是姜闻。 沈三通不怕压不住姜闻,他不是陆钏大佐,陆大佐心里没货,三言两语就被夺走了话语权。 该说不说,陆钏大佐占了便宜,让他自己来弄,弄不出姜闻操刀的《寻枪》水平。 只是姜闻没时间,问了一下,还在弄《太阳照常升起》。 因为《鬼子来了》姜闻五年禁导,憋了一口气。 姜闻在《太阳照常升起》用了太多时间,太多投资,太多胶片,还在拍。 第一选择演不了,兜兜转转,沈三通想让陈导名试试。 陈导名,高情商说法,是最早学习港岛宣传手段的演员。 低情商来说,其实是营销大户。 他那一代演员中,属于佼佼者不假,但不是成就最高的。 最强的是挖掘机哪家强的唐老师,上下五千年都能演,超强。 次一点的还有团长李友斌、以及陈宝国,代表作和奖项,碾压。 陈导名重要大奖少得可怜,才一座。 但是一看就觉得高大上、特别有知识、有格调,其实就是人设塑造的好。 长相加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