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男角色方面。 沈三通设定的诸葛亮和周瑜是双强格局。 周瑜智勇双全,意气风发,不采用演义里的,而是采用历史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那个周瑜。 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主要指挥官,他的智谋和战略眼光在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不是吴语森版本里的皮笑肉不笑,舍身为赵云挡箭而弃孙策的大业于不顾的二百五。 诸葛亮的人设。 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城府颇深,沉着冷静大局在握是常态。 也不是吴语森版本,鞍前马后的狗头军师。 只是周瑜的强,在于个体。 诸葛亮的强,在于集体。 沈三通会赋予武侯透视历史的智慧。 在赤壁之战还未开始,就可以判定孙权、周瑜的态度,并加以利用。 在赤壁之战结束,他能看到,三国格局已经定下。 不仅如此,更是分析出具体细节。 窥见东吴胜利下的危机。 随着周瑜的大胜,威望日隆,导致东吴团体,内部无法凝聚。 同时,东吴的实力,会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将是他们团队,发展的战略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沈三通赋予了历史现实意义。 正如他所有的电影一样,故事的叙事,总是简单的。 但是内在是可以给观众挖掘的。 蜀汉是个历史中的理想主义群体,最终没有胜利。 但一千七百年后,有一个群体成功了,胜利了。 曹魏除了对应常凯申集团,还对应米国。 沈三通偏爱武侯,他承认如此,但也没有削弱周瑜。 只有强强对决,才会好看。 只是强的有区分,一个是个体的强,一个是集体。 周瑜眼中是赤壁。 武侯则看到了赤壁之外,看到了天下。 诸葛亮和周瑜属于小生角色,是最高光的角色。 沈三通的《赤壁》,也是唯一会给大陆男演员做主角机会的大片。 角色争夺极为激烈。 各种小手段层出不穷。 沈三通信箱接到大量举报,为此处理了许多幕后人员。 经过筛选,最终给周洁、黄小明、邓超、聂远等人发了诸葛亮试镜邀请。 他要求诸葛亮试镜演员,必须三十岁以下。 武侯在赤壁之战时27岁,考虑到古人的生活水平保养方式,这个年龄和三十岁以上演员一样能演。 但沈三通还是严格把握演员年龄。 选定了周洁。 因为他演技最好,爆发力最强。 他的设定中诸葛亮不用太帅,但是一定要有演技,要能通过演技控场。 黄小明差了一点,邓超、聂远就差更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