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加上主降太多,是一股强大的势力,缺乏支持。 沈三通写这段戏的时候,特别展示了鲁肃在孙权班底中的孤立状态。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想要成为士族阶层,只有依靠孙权。 鲁肃属于豪族,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和财富,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并不属于士族阶层。 乱世是洗牌的时候。 鲁肃想要带领家族晋升世家行列,所以紧紧依靠孙权,辅佐孙权。 鲁肃劝孙权把奉命到达番阳的周瑜召回来。 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一直主张“割据江东、独立建国”,和张昭等人路线不和。 而且周瑜威望很高,他如果主战,就有一战之力。 拍摄,进行到周瑜高光戏份。 在电影成片之中,会先有孙权心腹帮忙传话。 了解周瑜态度,周瑜表示主战后,才把他召回来。 这个先后顺序细节很重要,有潜台词在里面。 孙权坚定主战,如果周瑜不想打,就不让周瑜回来,他会换个方法推动战争。 当然,周瑜主战,那就简单了。 周瑜到来之后,首先表明了态度,他的态度极为重要。 周瑜斥曹操为贼。 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 赞扬了孙权的神武才略,表明了孙权的法统传承,从父、兄接过基业。 表示我们江东实力并不弱,统治的地区有几千里,精兵足够使用,英雄乐于效力,能够抵抗曹操。 又分析了形势,曹操其实并不乐观。 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 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会很不适应。 再加上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 而且,驱使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必然会发生疾疫。 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曹操贸然行事。 最后请战,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击破曹操。 这段戏是周瑜的高光。 陆毅演技确实不是很行,好在是电影,可以磨镜头。 吴语森版本是诸葛亮推动剧情。 张震饰演的孙权口音难绷,情节也难绷。 鲁肃吹捧诸葛亮,孙吴阵营的孙权心腹,正式场合,捧蜀汉阵营的谋士,没问题吗? 诸葛亮还要去说服周瑜,这都不是加戏,而是毁了武侯。 军营戏份更是各种炸裂。 练兵如儿戏,军纪如儿戏,小乔接生马驹。 来了一波反战,不要小马上战场。 逆天。 马儿自己都不愿意。 不上战场不当战马,怎么吃上好伙食? 后面更逆天。 诸葛亮通过弹琴知道了彼此的心意,然后小乔鼓励周瑜,坚定了他打的信心。 随后,为了说服孙权,周瑜带着小燕子演的孙尚香去狩猎。 留着孙权单独和老虎干。 心有够大的。 说周瑜要害死孙权,弄一个马惊而死的戏码,献上江东给曹操,也好过说是为了鼓励孙权。 而且大战在即,如此关键时刻,孙权死了怎么办? 没有了名分大义,周瑜再想战也战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