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文戏结束,他就在排练动作。 在军队锻炼了快一年时间,动作干净利落。 已经有了后世冷锋的五六分样子,缺少的是荧幕角色加持。 拍到最后一场夺马戏。 袁何平这段时间和沈三通有大量交流。 对沈三通更加刮目相看,剧组控制力太强了。 那么多群演,管理的井井有条。 给他的感觉不是内地剧组,也不是港岛剧组,更像是好莱坞剧组。 袁何平看出一些沈三通的意图,望着表演的吴晶道:“你是想打造新一代功夫巨星?” 沈三通道:“功夫巨星很难,那个时代过去了,我想试试动作巨星。” 袁何平品味沈三通的话,心绪复杂。 他是看着程龙起来的,程龙成名的醉拳就是他设计的。 还有李莲杰黄飞鸿的竹梯大战,也是他设计的。 沈三通对武术指导的要求,确实不是功夫,而是动作。 不在于演员武术本身,而是环节。 和那种飘逸、动作复杂、华美的武术动作截然不同,复杂在关卡,而不是动作。 赵云救主的剧情,一路过关斩将,有很多小关卡。 夺刀、躲箭、飞刀、夺马、斩旗等,通过关卡设计,再加上对手演员表现,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有戏。 沈三通这版的赵云主要特点不是帅,而是勇。 内在是忠义,外在是勇武、胆魄。 最后一场,夺马战拍完,沈三通宣布道:“今天提前收工,大家辛苦了,长坂坡戏份结束了。” 吴晶也杀青了,有一个杀青小宴。 他非常激动,赵云戏份非常多,经过士兵突击和赤壁,隐隐有找到自己未来路的感觉。 对沈三通很感激,干了两瓶白酒。 沈三通差点怕他喝死。 4月27日。 沈三通的《赤壁》进入到最后阶段。 赵云救主剧情拍完,只剩下一些的战争大场面。 吴语森版《赤壁》弄什么八卦阵、回光阵,沈三通没搞花里胡哨的东西。 按照真实战争情况来,士卒按照地形行进,行伍小股配合。 展现出连绵不绝,行进有序,突出军阵威严。 沈三通的赤壁已经接近结束的时候,吴语森的刚刚开始。 开始就遇到了问题,周闰发辞演了。 不演三国英雄,去演海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