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06拍的,去年播的。 里面有个角色胡宗宪,仔细品味这个人物。 从所处的位置,和其本身的姓。 刘何平不是要“文以载道”,是要做老师,国师,要把握风向盘。 《大明》只是一个延续,早年的《雍正王朝》也是这样。 刻画的雍正,与其说历史人物,实际上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雍正王朝》的导演胡久,就只是导演,这部戏是刘何平总体掌握。 后世《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能看出来,胡久导演,确实没什么真本事,《雍正》这部戏完全是神仙配置。 后世刘何平还搞过一部,弄一部投降的电影。 他在规劝,在教育,在将天下苍生担负在自己的笔下。 至于米国捅刀子,差一点步印第安人后尘,就不是刘何平所在乎的了。 东大文艺圈,就是这个吊样子。 没几个把东大人当人的。 姜闻已经算好的了。 沈三通不喜欢这样的风气。 他的作品,最多把一些现象展现出来。 也只是现象,就到现象为止。 对整个时代的指指点点,借作品要唤醒什么,要教育什么。 甚至于说要影响掌握权力的人,或者和一些人呼应,带一波节奏。 他坚决不怎么做。 也永远不会这样做。 对一个时代进行定性,是一个普通文艺工作者能做的吗? 有那个本事,能付得起历史责任吗? 《让子弹飞》沈三通就是投资,赚点小钱钱,顺便捞姜闻一把,白赚人情。 这部戏以姜闻的速度,快不了,也快不得。 《让子弹飞》是各方碰撞的结果,最初只设计了张牧之一个主角。 港岛投资方希望周闰发出演,增加了黄四郎的戏份,然后又增加了汤师爷的戏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后续港岛那边应该会投,杨老板魄力足够的,也不差这点钱。 而且摄影展之后,要和这边打好关系。 周闰发演不演黄四郎,到时候再看。 沈三通不喜欢周闰发这个人,但是从演员职业来说,周闰发确实适合黄四郎,演的也很出色。 周闰发出演不是故事演绎的那样,姜闻写文言文书信,打动的。 那不是关键。 周闰发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不会在乎的。 关键是港岛片方发话,然后周闰发那个时候也需要这个角色。 周闰发拒绝了《赤壁》,演了《加勒比》的啸风。 《黄金甲》之后,两三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