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下午。 沈三通回到BJ,家里嫌弃只是开玩笑,主要有事。 回来就开会,沈三通道:“慈善义演,抗灾晚会这方面,我们要向港岛学习。” “港岛率先城市化,娱乐行业发展的也早,各种慈善活动组织,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明星艺人如何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开展慈善活动,我们经验没有港岛丰富。借此机会,完善这个方面。” “作为娱乐公司,慈善活动,不只是面子,也是重要的里子,是必须要做,还要做好的。” “不要求热热闹闹,但要能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义演负责人道:“BJ台想要进行现场转播,有一些企业和我们打招呼,打算现场捐赠。” “老板进行首唱,很多你的影迷、歌迷当做演唱会来看。” 沈三通没想过搞太大,最好就是年会规模:“电视台转播看什么形式,既然做就要做好,我们资源现成的。” “捐赠的话,和想要捐赠的说好,款项是全公开的,要转入我们的基金会,不会转入别的基金会。” “演唱会这个说法不行,我们不是搞演唱会,体验跟不上,不能这样说。” “就近原则,不要让人专门跑来BJ,反而不美。” “我会发出呼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是在做好事。” 沈三通把事情布置下去,参与彩排。 深入了解了港圈这方面的活动。 有些理解了港岛的心态变化。 八十、九十年代,直到现在,大陆这边有灾情,港岛各界都会组织捐款。 港岛娱乐圈有问题不假,但是确实做了很多好事。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陆什么发展水平? 那个时候也就是北上广深,有些城市化的样子,深圳作为特区发展的好一些。 08年,北上广深城市化水平已经不输港岛,而且还在大踏步发展。 BJ又是奥运年。 借此机会,用国际聚焦的压力,克服内部阻碍,狠狠的上了一波大工程。 办奥运不仅短期赚钱了,长期上更是大赚。 鸟巢、水立方,建好的场馆用于全民健身、娱乐,实实在在提升了城市面貌。 大陆这边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港岛呢? 数码港变成了房地产,多少年一成不变。 有些港岛人对大陆的认知,还停留在八十年代。 有些知道大陆发展了,但心里不舒服,就像看到穷亲戚暴富,有一种复杂心理。 而愿意迎接大陆的,早就润了,换了大房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