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前世《囧途》是10年1月拍摄。 有一说一。 只看电影场景,说是01年拍的还差不多。 港岛导演不知道是故意,还是不小心,很多场景挑选的,让人很不舒服。 说难听点,带着凝视和歧视。 《囧途》就算是几年后上映,也很难有现象级的票房。 越往后,观众对这方面越敏感。 不排除有些观众喜欢,但是主流观众,能感受到不舒服的。 这种不舒服,会直接反应于票房上。 这就是港岛电影人的票房天花板根源。 与其说剧情有问题,其实是视角存在问题,也可以说立场。 立场决定了切入视角,决定了剧情走向,决定了场景选取,决定了道具,以及最终剪辑。 这种立场,不一定是对抗式的,仇视,也有俯视和凝视。 《毒舌律师》反派用钟念华、董卫国这两个名字,大陆能上映,还能过亿。 只能说大陆观众够宽容。 一些人逼逼赖赖《毒舌律师》港岛大爆特爆,为何大陆票房遇冷。 装不懂是吧? 光是给反派按这样的名字,有什么好问的? 还能过亿,要感谢大陆是真的自由。 否则把头给打爆。 抛开那种咬牙切齿、阴暗、潮湿、歹毒、张牙舞爪等各种恶毒心态不谈,就说合理性问题。 钟念华是富家女,钟家是权贵家族,只手遮天,做事不择手段。 擅长使用下流的招数,能调动传媒界、警界、以及司法界的力量。 董卫国是钟家法律顾问,御用律师。 这种的背景,在港岛,会用中文名吗? 用“念华”“卫国”这样的中文名,合理吗? 主创,反,不愿意光明正大的反。 阴嗖嗖的,自己心里不难受吗? 《毒舌律师》的监制是蒋志强。 沈三通《囧途》第一场戏,就是亮明主题。 开拍之前,他改写定好的剧本,把雪灾写了进去。 雪灾后,沈三通审视这部戏,《囧途》明显是从雪灾获得的灵感,但是刻意在回避。 沈三通不回避。 第一场戏就是抗震救灾的武警战士,奔赴在救灾第一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