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继续看奥运会。 开幕式非常成功。 有一个侧面能够说明成功到了什么程度。 开幕式结束后,一些媒体,尽可能找批判切入点,竟然没找到。 倒是网上出现很多质疑《我和你》做主题曲是否合理的声音。 一些媒体无视了。 音乐总监陈其刚是髪国华人,83年公派留学生,髪国华人。 当年只有一个公派名额,给了他。 毕业没回来,撕毁了协议,入了髪国籍。 一些媒体很共情也欣赏这样的人,不去找茬。 直到开幕式结束的第三天,才找到了一个点。 假唱! 9岁女孩林妙可陷入了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风波。 这件事,是谁爆出来的呢? 正是陈其刚。 没错,就是自己当选手又当评委,把《我和你》选做主题曲的人。 真的无耻。 大众质疑主题曲合理性。 这个玩意,把小女孩抛了出去。 一些媒体疯狂的网曝林妙可这个小姑娘,林妙可的身上被贴上了“偷换人生”的标签。 各种质疑和谩骂声,奔着把人骂死去的。 沈三通虽然早知一些媒体德行,但还是要说高估了它们的下限。 林妙可要是大个十岁,有可能是第二个刘学州。 这种事就不该炒作起来,也不是很值得炒作的事。 沈三通网上回应了这件事:“从导演角度来谈谈林妙可和杨沛宜的分工。” “这种安排是为了最好效果。” “奥运会,很多环节都采取了备份,挑选小演员时也采用了AB角的策略。” “除了由两位小演员林妙可和杨沛宜担任领唱之外,放风筝的项目也是由两个女孩完成的。” “林妙可外在形象出众,但唱歌时音准一直存在问题,正式表演很容易因为紧张而出现跑调。” “杨沛宜,声音非常出众,但是正处于换牙期。她的外表形象不如林妙可那么出众。” “所以选择了中和两人优势,后台播放着杨沛宜的声音,而林妙可在舞台上表演并唱歌的方式。” “这件事,对于两人都有好处。” “林妙可展现了自己的形象,公众层面关注最高。” “杨沛宜也不差,展现了声音,业内会很关注。奥运会开幕歌曲,非常不错的资历。” “对于两个小朋友来说,都是很好的人生经历。” “这件事里,最讨厌的就是一些媒体,你把杨小朋友介绍给大家就好了。” “为什么要挑起对立,将两个小朋友搅和进入这场舆论的漩涡,好事弄得一地鸡毛。” “这难道不是合作共赢吗,奉献了最好的演出效果。” “换成外国两个小朋友,《意林》《读者》,一些媒体能写一百篇文章,赞赏这是如何团结合作,展现了xx精神。” “就因为是中国小朋友,就成了坏事,一定有一个是坏人。” “退一万步说,你可以骂老谋子,他是成年人。也是他因为人家小朋友换牙,没让人上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