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哗啦啦! 惊涛声由小及大。 一艘楼船凭空出现。 船高首宽,外观似楼,一共三层。 第一层为庐;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 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敌方射来之弓箭、矢石。 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为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蒙有皮革,以隔热。 楼船上常遍插旗幡和刀枪,以壮声势,又使用纤绳、橹、帆和楫等多种设备,以提升其机能。 细节到位,质感爆炸。 “卧槽!” “牛逼!” “出来了!” 此起彼伏的惊呼响起。 犹如打破了屏幕,楼船好像冲了出来,破碎虚空,猛然跃下,如泰山压顶。 这可是09年,智能手机还未普及,还没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洗礼。 眼前的一幕对在场人的冲击无比巨大。 精神世界都在重塑。 随着楼船冲出去,屏幕里的江水一变,化为了宁静的虚空。 在寂静的虚空之中,一道刀光闪过,似乎摇曳在时间尽头,斩破了虚空。 磨灭空间的威能在刀中释放。 那是一柄飞刀,斩破虚空的飞刀。 空间破碎,倏忽而来,倏忽而去,宇宙仿若有了回音。 飞刀破灭虚空,再度冲出屏幕。 霎时间! 路人下意识的抬手。 剧组里的人,也在躲闪。 太逼人!太吓人! 屏幕再次变化,一艘环装飞碟在星空中飞行。 啪!啪!啪! 沈三通拍了拍手:“把最后一个景取了,拍戏呢,别愣神,以后有的是机会看。” 出现这种反应,沈三通早有预料。 这是跨时代的产品,《阿凡达》要在年末才出现,户外3D大屏幕落地要更晚。 沈三通成立一家公司,整合各方力量。 中科院等高校、院所提供智力支撑,然后又联合国内显示产品制造企业,京东方、BJ利亚德等多家厂商。 从3D设计,再到超大屏幕制作,上千名研究员、工程师合力工作,几班倒,再加上亿投入,才得以完成。 如此,屏幕也不是一整块。 技术达不到,良率也低,暂时无法实现。 而是100块4乘4十六平方米的屏幕组合而成,算下来,一块屏幕成本要一百万,后续维护成本也很高,故障率不低。 这个成本还是多方节省的结果,合作院校技术入股,制作厂商也是技术入股,同时将这个当做技术实验,作为自家广告。 如果是米国的话,造出来的成本要从人民币换成美元,时间更要翻很多倍。 这是奇观,也是昂贵的玩具。 沈三通自然想显摆,在电影里展现出来,给个镜头。 也是打广告。 争取商用落地,造的越多成本越低,也能继续优化。 《泰囧》剧组人员,惊奇过后,重新投入工作。 最后一个镜头,是电影开头,杨密进入公司,抬头见到飞碟,感叹道:裸眼3D技术怎么看都有面。 沈三通看完之后,很满意:“我宣布《泰囧》正式杀青!” 剧组那边开始收工,路人立刻围了上来。 有认出了沈三通,问道:“沈导,刚刚那是什么,怎么给人飞出来的感觉?” 沈三通耐心回答:“我正在实验的视觉技术,大家稍安勿躁,过几天就会正式向公众开放,会定时进行3D表演。” 又和看热闹的大爷大妈交流了一番,沈三通收工。 杀青宴。 杨密想找沈三通这个好兄弟,晚上一块吃个饭。 没其他意思,帮助闺蜜看住渣男! 顺便做做工作,让沈三通做个靠谱的人。 沈三通看了看日程表,太忙了,今晚另有安排。 “不是要毕业了吗,好好珍惜学校生活,以后你会怀念的。”沈三通教育道。 女人只会影响他搞事业的速度! 吃完散伙饭。 开会! 沈三通先说最重要的一点:“20号,会有领导考察,非常高的规格,我们配合好安检工作,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到时候,公司的人,可能按照要求换人来扮演,大家做好配合工作。” 沈三通又去技术部门看了看:“需要的3D视频做好了吗,不能掉链子。” 领导主要是一探虚实,看沈三通是不是蒙人。 3D视频需要按照屏幕比例进行设计,国内只有沈三通的公司能做。 又和合作厂商开会。 都很兴奋。 今天的拍摄取景,是拍摄,也是最后阶段的调试,无准备的直接启动,投放视频。 保证用的时候,做到万无一失,不出故障。 然后,沈三通又和宣传部门开会。 沈三通开门见山:“配合裸眼3D宣发,要准备好组合拳。” “不光要做好,还要说好、唱好,我们做成了,更要宣传好。” “要配合《赤壁(下)》上映,一举突破十亿的大关。” 沈三通从出道开始,就没有低调的想法。 就是要吸引最大的热度,至于塌房? 不要怕!他会主动炸成一片废墟! 5月19日。 韩三瓶过来,先一步踩点。 望着展现出来,宛若未来世界的场景,一时失语。 “你小子真能折腾。”韩三瓶一语双关。 心情复杂,有一种岁月催人老的感觉。 沈三通谦虚:“大家努力,我只是提供了想象力。” 不是沈三通低调,而是真的如此。 要是看媒体的宣传,东大所有人都是掉钱眼里了,一个个市侩的不行。 其实不是。 东大人不是简单砸钱,就能全心全意,没有小九九的付出。 同时,也不是说没钱就不行。 物质当然要有,但也需要理想维系。 要做成一番事业,后者更为重要。 为了户外屏幕落地,付出更多的是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米国那边卡梅隆《阿凡达》要在年底,你比他更快。”韩三瓶看了几个3D视频,还是很震惊:“《赤壁(下)》特效全部做好了吗?领导可能会看。” 沈三通介绍道:“3D适合作为噱头,观影会晕,少部分3D屏幕,还是以IMAX和巨幕,以及普通荧幕为主。” “我这个和《阿凡达》有差距,那部戏从一开始就是全3D,还有动捕、CGI技术。” “《赤壁(下)》最多比上部多了点3D噱头,属于2D转3D。电脑技术方面差了米国很多。” 沈三通实事求是:“成片月底差不多完成。” 韩三瓶感慨:“很了不得,比米国先拿出3D成片,已经很了不得。” 他眼光很毒辣:“IMAX和巨幕,还有3D影厅,能卖出高价票,《赤壁(下)》很大可能有一个夸张的票房数字。” 沈三通倒很平静,问起一个事:“《赤壁(上)》欧美还没谈下来吗?” 韩三瓶摇头:“髪国有所松动,北美找不到愿意发行的大公司,不接受我们的发行策略要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