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世洞天网早出现,挤压了豆瓣,洞天网有付费业务,好的作品可以帮忙出版,并进行一条龙改编,豆瓣提供不了这些资源。 包晶晶可以说三通娱乐全产业链运营的一个侧面。 《失恋33天》是有着强烈包晶晶风格的电影,需要导演能力不用太强,王然既然合适,沈三通乐得培养新人,让这对情侣档一块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前世有说《失恋33天》是包晶晶的失恋日记,但她有男朋友? 是! 她有男朋友! 可能是谈谈分分,但沈三通觉得大概率,是包晶晶说谎了。 《失恋33天》读者群体女生为主,总不能说作者幸福美满,编失恋故事给姐妹看吧? 作家这种人说的话,总归不太能相信,编故事和喝水一样强。 打了一圈招呼,见到了比较靠边的白百合和陈雨凡。 眼见沈三通走过来,白百何拉了一下陈雨凡。 陈雨凡挤出笑容:“沈导好,我今年和海泉一起成立了巨匠” 白百何想捂脸,陈雨凡明显表示自己也是老总。 沈三通和他简单握手,见助理在招手,不好意思道:“有机会合作,首映礼要开始了,一会见。” 没注意陈雨凡说什么,如今和沈三通见面,给自己加各种头衔的多了。 白百合立刻道:“您先去忙。” 沈三通走后,白百合转头见陈雨凡脸色阴沉,笑道:“你至于吗,较什么劲,人家都没注意。” 看见白百何灿烂笑容,陈雨凡也轻松了不少,他们才是一家,自嘲道:“我就看不得人装逼。” 走完红毯,外场闲聊一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作为沈三通监制的电影,还是老规矩,看电影为主。 首映影院呜呜泱泱的进人,满座了,沈三通看了一下,男女观众一半一半,这部戏是有读者群体的。 不一会,灯光暗下,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经过沈三通把关,还有团队加持,成品依然透着新手导演的稚嫩。 王然作为新手,驾驭能力不强,没有办法把故事包裹进入剧情里面,通过画面和声音,以及人物的互动,把原作精髓展现出来,难以避免的用上了大量对白和旁白。 当然,比前世好多了。 至少打光、滤镜质感,呈现出来的是电影级别的观影体验。 原版成功的点做了最大保留。 《失恋33天》的剧本很有代表性,经典女频都市时尚爽文。 女主有男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坚持要保留自己作为女性的权利。 随时可以撒娇,随时可以不讲理,随时可以柔弱,随时可以什么都不干的特权。 黄小仙一上来就失恋,男友出轨自己的矮丑穷蹉闺蜜。 客观来看,影片里黄小仙自己的话很对,她的性格害了两个人,自己和前男友陆然。 不过既然是爽片,需要按照爽片的节奏走。 给陆然安上一个“出轨”的道德败坏的证据,以便给黄小仙树立一个道义上的受害者的形象。 男友的出轨,把黄小仙的道德压力完全卸下来,全世界都背叛了她。 不过不怕,身边依然有忠犬型男主王小贱。 这是为女主量身打造的男性备胎。 王小贱吸纳了一切女性优良品质,和女性专属能力的“新时代男人”特征。 虽然角色安排颇有喜剧意味的刻板形象,随时不忘给自己擦护唇霜,穿着7分裤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种“gay”的感觉。 但是随着剧情的进展,就会发现他在黄小仙的朋友的婚礼上的表现,又体现出来了足够的男人味。 只此一个场景足够了,男人的腔调,男人的霸气,男人的睿智,男人的可依靠感,男人对女性的保护欲,男人的. 后面在搬家的剧情中又体现了王小贱堪比女人的细致能力。 王小贱,这是一个集男性和女性优点于一身的人,一个完美的备胎。 有了王小贱,黄小仙只需要做公主。 只需要耍性子,只需要卖萌,就可以获得幸福。 当然,问题是这么一个“完美”的“男人”,为什么会喜欢上黄小仙,黄小仙要如何才能得到这个备胎,不会有其他女生抢吗? 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现实,不是电影。 电影是一个梦,为黄小仙编造的梦。 所以原版要让王小贱突然的,毫无征兆的,就发动了对黄小仙的爱情突袭,并一举得手。 为女主打造的男性不止如此。 只想买个拜金女但内心“清醒”,青睐女主的高帅富。 实际上,对于成功男人来说,基本会选择嗲嗲的女生,而不是黄小仙。 除非黄小仙在现实中长的够美。 一般男性需要同舟共济,很成功的除非校园恋,基本不考虑黄小仙。 男人就是这样,始终审美保持一致,一个高学历精神世界丰富的女生,和一个长得漂亮青春无敌的女生,几乎都是选后者。 然后,黄小仙还有个倾听自己垃圾话,教父一般的领导大老王。 集齐了所有小妞电影的套路。 只能说包晶晶不愧是北电文学系毕业的,吃的很准,刀法精湛。 有茱莉亚罗伯茨的《漂亮女人》、《留住有情人》、《我最好朋友的婚礼》、《落跑新娘》的影子。 原版演员的功劳也不小,演员很强,怼着拍就行。 纹章扮演的王小贱,很娘泡但是也很可爱,分寸拿捏很好。 另外张嘉译、海青的客串也都很抢眼。 尤其是海青那段绵里藏针的台词,处理得很棒。 相比原版,沈三通做了一定魔改。 要是按照原版走,很多女观众会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男人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第二需要找一个备胎。 叫做《失恋33天》,其实讲的不是失恋,也不是恋爱,而是彻底的女频爽文,甚至可以叫《一个备胎的自我修养》。 就算不进行魔改,放在现在,男观众看了也不会觉得不妥,最多轻微吐槽。 不过挂了监制,沈三通还是做了改动。 必须和外部叙事划清界限。 很长时间以来,东大社会流行“野蛮女友”,在棒子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之后达到了巅峰。 女孩子们一个个以“野蛮”自居,有理由要找茬,没理由创造理由也要找男朋友的茬儿。 殊不知在谈恋爱之初,“野蛮”是小个性,是小可爱,但是如果想如此野蛮着过一辈子,要么男人是受虐狂,要么就和《33天》开头的分手一样,陆然必须要选择走开。 在棒子,讲女性主义,是可以理解的,没法不魔怔。 它那个社会就是很压抑。 但是东大不适合,女性劳动参与率全世界大国里面最高。 不该强调女性主义,而是该强调女性解放。 魔改主要是两点。 一个是高富帅背后吐槽,人前对女主保持礼貌,背后吐槽她不如自己找的老婆,要求只有骗子能满足。 按照《失恋33天》的设定,王小贱这样的真的只有骗子才能满足。 后世就有针对的骗局,有个帅掉渣追求一女的,说一见钟情,愿意给她买房,房本只写她名字。 开始女的不信,男的真的带她去买了房,付了首付,房本也确实只写了她一个人的名字。 女的全家以为遇到肥猪了,准备再切点肉,结果发现男的人间蒸发了,只留给女的高过售价的贷款。 原来这男的就是开发商找来的男模,目的就是让这群男模骗一帮傻女人来买房子,本金都是开发商出的,就为了让女人稀里糊涂用更高的价格贷款买房。 日后的《好东西》,比《失恋33天》更逆天,完全是女权小段子。 这类电影,跟那些骗女人买房子的男模一样的套路,就是提供过高的情绪价值,然后把女人骗进来,等骗完了拿钱就走。 后世加上网购平台消费主义,以及外部联动,筛选出来不少结晶的,正好让《好东西》收割。 这类观众,只想从电影里去验证预设的意识形态。 这类群体所主张的本身就是一种身份意义上的纯粹暴力,强调“情绪”“轻松”,实际上是虚无的无责任。 当任何一点不舒服出现的时候,如同炸毛的刺猬。 对任何事务进行无智力与无能力的嘶吼、举办,是最擅长的事情。 这种标签筛出来的,和小咪国籍、本子出道、拜金炫富、舔棒子之类的标签,筛出来的,面对所谓的“威胁”,展现出来的歇斯底里几乎一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