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初这套模式,是为了满足沈三通一年两部戏,后期有人制作。 也正是一年两部戏,开足马力以一己之力提升整个制作流程,滚雪球一般的扩大。 迅速的,只用了几年时间,完成了新老接替。 整个过程快的不可思议,帝国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积累,以及00年代后的其他操作,从结果上来看,正好为沈三通扫清了前路。 把老一代导演给忽悠瘸了,没人给新王挡路。 市场完全空出来,沈三通只需要提枪上阵就行了。 前戏已经做好。 史密斯专员心里那叫一个复杂。 胡总编一见专员不高兴,立刻安慰道:“沈三通不代表我们,这只是暂时的小小困难,我们一块想办法解决就是。” “是啊,是啊,专员不要苦着脸,来喝一杯。” “沈三通得志便猖狂,其实不用怎么样,过不了几年就会自己完蛋。” 有个出身电影行业的更是拿出事实:“对,专员,讨厌他的可多了,要五成票房分成,只是现在他那个公司能赚钱,院线恨死他,只要失败一次,就起不来。” 史密斯专员手微微颤抖着,用无比巨大的意志力,端起了桌上的咖啡,忍住喷他们一脸的冲动,痛苦的抿了一口。 苦啊! 如果不是知道这些人,确实不是卧底,他真的以为这些人是卧底。 还不能骂。 都是有身份有职务的体面人。 胡总编这种,身家不低。 大概是02年东大房地产市场改革,这老小子就上车了,现在至少有两套房。 随着东大经济发展,眼前这些人真不是靠好处能收买的。 经费上头要吃,史密斯专员自己也要吃钱。 能拿出来的也就是一两千美元。 不再是十年、二十年之前,稍微用点经费,相当于首都城市的一套房。 现在全靠既有印象维持。 史密斯专员气的要死,依然只能好好说话:“各位,指望沈三通自己倒,我觉得不太现实。” “我们很多谋划,像是打在了空气上,我们要想其他办法。” 二月份春节档,三通娱乐的两部戏,都有发力狙击。 也有业内人士进行配合。 但没用。 《囧途》作为系列第三部,前两部都是影史级别的电影,创下了各种记录,有着庞大的观影群体,要说靠舆论干掉,还是很难的。 所以舆论上发力重点是诸葛亮这部戏。 因为沈三通证明了他真的心里有一个计划。 就是按着这个计划走的。 沈三通也没遮掩,为此史密斯专员研究过。 心里很沉重。 三通娱乐,是从东大现实层面汲取营养,立足于市场。 不去制作撕裂、争吵、黑暗、揭露等元素的电影。 只为了让观众喜欢。 沈三通更是一直念叨不能“自疑、自恨、自残、自杀”,要“自信、自强、自尊、自爱”。 史密斯专员都背下来了 具体步骤也说的明明白白。 国别、历史、神话,工业化映像,星辰大海系列,脚踏实地系列. 《诸葛亮》就是历史系列的重要尝试。 成功了便能承接《赤壁》《曹操》的口碑,历史子分类三国时期彻底成熟,历史大片计划初步完成。 而且刻画成功一个英雄式的正面人物,还能用在其他系列上。 史密斯专员的理解就是《钢铁侠》之于漫威。 肯定要重点狙击。 结果沈三通轰了易中田,所有的热度全部集中在了这个上,又打在了空气上。 史密斯专员心里那叫一个着急。 经费多了不假,但工作太难做了。 不能眼睁睁看着沈三通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 电影的影响力太大了! 沈三通通过电影获得加持也太大了,“鱼翅”牌被一拳轰碎。 不制造撕裂本身就罪大恶极,何况沈三通不仅是要做东大叙事,还要叙事外国。 《囧途》第四部是国外篇,转战本子,《泰囧》《盗梦空间》两部都有暹罗背景。 导致帝国必须加大投入才能对冲沈三通电影在暹罗的影响。 新戏背景在帝国,取景涉及多个国家,用上了毛子演员。 沈三通在东大崛起已经够可怕,把舆论搅的天翻地覆。 真要是一步步走出海外,后果不堪设想! 胡总编见专员眉头紧锁着,想了个办法:“不妨把沈三通吹起来,我看他公司投了郭静明的戏,操作一下,让他名声臭不难。” “说来听听。”史密斯专员来了兴趣,对付东大人还是东大自己人有办法。 做正事不一定行,小阴招绝对厉害。 胡总编自有一番气度,中肯道:“我也是为了小沈进步。” “对对。”其他人内心腹诽,立牌坊挺熟练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