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不是结束! 《小时代》首周票房两亿五千万! 把同期的《建党伟业》这部明星阵容强大的主旋律打蒙了。 最惨的是棒子导演的时尚爱情喜剧《男得有爱》,直接被《小时代》碾死。 不只如此,三通娱乐的发行能力能覆盖东南亚大部分国家。 《小时代》海外意外爆火! 票房比不上国内,但是影响力很大。 华丽的场景,浮夸的炫富,这也是另一种普世。 没有任何理解困难,也没有传统的中国元素,就是炫! 沈三通接到东南亚票房统计,吓了一跳。 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宫锁心玉》这部剧在海外也热火,大幂幂在东南亚很火。 后世国内不看的偶像剧,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反而大受欢迎。 公允的说,哪怕前世,郭静明也请不了那么多水军,这一世三通娱乐也请不来。 实在是郭静明很懂年轻人喜欢什么。 不得不说,炫富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之一。 如今的电影界,贩卖私货的,教育人的,恶搞的多的是,郭静明这种“简单”的反而很少。 三通娱乐算是亲自开启了大陆粉丝电影时代。 争议也很大。 强大的票房,海外的热映,吸引了路人群体。 然后口碑跟不上这种期待。 也遭到了来自于传统电影界的抵制,猛批电影炫富,会带坏青少年三观。 不过随着票房成功,这些统统变成了杂音。 收获最多的自然是主创。 三通娱乐作为出品方赚的盆满钵满。 在《加勒比海盗4》和《功夫熊猫2》强势登场,大力压迫电影市场的6月,谁也没想到是《小时代》比《建党伟业》更猛,扛起了旗。 再次证明了三通娱乐的强大,沈三通眼光的犀利。 彻底点燃了电影市场。 天雷脑残剧《宫锁心玉》,让大幂幂瞬间成为了当时最红的年轻女星,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粉丝。 然后一部名为《小时代》的浮夸片,就靠着导演的书迷和大幂幂的名气,引得万千粉丝狂刷票房。 这部投资只有一千万来万的电影,首周获得了二十多倍的票房收益。 都骂是烂片,一无是处,反而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强大。 跨界畅销书作家+庞大粉丝群体的大热明星,这个模式风险可控的多。 无数人眼中,电影市场变成了“人傻钱多速来”的宝地。 光鲜王长田心中大为振奋,他找的路没错! 很多演员,甚至是主持人、相声演员、作家、网络红人们,正式进入很多影视公司选项中。 这些人将纷纷摇身一变,成了制片人、导演,蜂拥而入电影圈。 甚至连那些大导名导,影帝巨星老戏骨,也会争先恐后加入到抢钱大潮。 而作为主创代表,导演的郭静明和抗票房的大幂幂,直接在电影圈炙手可热,成为无数投资商追捧的宠儿。 《小时代》热映期间,大幂幂在搜索排行榜上稳居第一。 6月20日。 《小时代》上映一周便举办庆功宴。 沈三通很清楚这种粉丝电影,首周、次周两周会占据八九成票房。 该刺激就刺激,不能等。 沈三通举杯祝贺:“恭喜” 闲聊了几句,郭静明很兴奋,忽然问了一个问题:“韩憨接下来也会拍戏吗?” “基本可以肯定,毕竟他情况和你最像。” 沈三通有句话没说,他逼格还比你高了不少。 郭静明电影大卖都不开心了:“他就追着我模仿,我办杂志,他也办杂志,现在我拍戏了,他也要拍戏。” 沈三通想了想,还真是。 可是好像没谁觉得韩憨是模仿者? 大幂幂依然有些晕乎乎的:“这部戏,竟然这么卖座?” 人都傻了。 她竟然成了两亿多票房电影的女主,还是抗票房的那个? 这可是电影! 对于大幂幂这样在圈子里混了很长时间的演员,对电影是有滤镜的。 当年她的同门师姐周讯,就是荣鑫达电影资源不行,跳去了华夷。 沈三通记得前世《小时代》应该是大幂幂电影少有代表作。 《小时代》之外,其他拿得出手的电影主演作品很少。 票房数据大多靠蹭,多是配角和镶边女主,配音也算上。 然后就是大幂幂身为“天选打工人”,演的多,让她把票房堆上去了。 她属于上限不定,但是有人气一直很旺,能保住下限。 少有的能扛票房的女明星。 后世跨年,大幂幂轻松上热搜。 不过营销少女感,也是让人颇为无语。 庆功宴主场交给了《小时代》剧组,沈三通抽空发了个微博。 他经过大幂幂提醒,才知道围绕着他有过一次舆论风暴。 等他回头整理,随着《小时代》大卖,风暴被随意碾压而过,没掀起波澜。 不过因为调子起的高,《小时代》成功的意义被淡化了。 沈三通觉得还是有必要回应一下。 不用偶遇记者,逐步迈入自媒体时代,直接上。 “回应最近的争议。《小时代》是三通娱乐主控的电影之一,我们培养国产导演计划的一环,如今看来很成功。” 下面有人评论提到价值导向不对。 沈三通回应:“猛批看这部电影的青少年就有点过了,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看着琼瑶剧长大,不也是心智正常吗?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 “如今是11年,90后最大的21岁,电影观影群体里的九零后也多了起来,文化始终是流行的,属于年轻人的。” “老一代有革命剧,中青年有琼瑶剧,现在年轻人有自己的文化产品,年轻人没那么脆弱。” 也有人留言说《小时代》不是电影。 沈三通也做了回应:“我认为小时代是电影,放眼国产片还是很优秀的电影,因为导演知道自己的电影受众,也会为自己电影受众服务。” “同时,这也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一部作者电影。他充满了导演自己的认知,并且大体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很多作者电影来说,至少能理解,也有美丽图画。” 有网友指出电影所宣扬浮夸、奢靡、空洞、无物的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整天无病呻吟、拜金装B,玷污了电影艺术。 沈三通没有回避:“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作者电影,因为导演有自己的表达。” “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上海在我眼中,有30%是十里洋场,也就是《小时代》电影里的风气。” “有30%是工业,工业占上海经济比重在三成往上。我们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当年一些领导的付出,同时还有很多院所。” “30%是全国人的,另外有一成,发挥着定海神针的力量,是党的领导。” “在我眼中,上海有七成不是十里洋场,但也有三成是。” “《小时代》不全面,但是它侧写了那三成,所以我认为原著算是文学作品,电影也是合格的电影。” 沈三通最后提了一个问题:“我一年两部戏,今年公司还出了点问题,发展方向需要调整,我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培养出了大量导演,但是依然不够,三国时期电影成熟,需要人来做,续集也需要人,大量的工作需要人。” “电影圈各种神仙都有,有要教育观众审美的,有要教育观众三观的,有要教育观众艺术品味的,甚至还有很多自成体系,形成内循环的电影。” “自己拿官方补贴拍电影,上映票房惨淡,但座谈会开的欢,得大奖,赚奖金,然后再有一批学生研究,一条龙服务,根本就不需要观众。” “文学何尝不是如此,《小时代》第一部讲的是,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位主角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和友情故事,第二部是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为背景,继续描绘四位主角在职场和生活中的挑战与成长。” “我想问一下,我们那些大作家们,有多少人是在写乡土,写停止不动的黄土地,写扒灰、写踹寡妇门、写鸡j。” “他们去看一看我们日新月异的工业发展了吗,听到轰鸣的工厂了吗,哪怕是十里洋场,他们可曾描写?” “就算是农村,也和过去不一样了!多少农村修了路,办了工业!” “农村有了新面貌,城镇化率快要过半了啊!但是我们的文学呢?” “我觉得更值得反思的,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文学哪里去了,刻画时代的文艺作品哪里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