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十三钗》首周不到四天报收1.8亿,《龙门飞甲》首周1.6亿。 12月26日。 到了年底,沈三通会务缠身。 官方的,企业的,还有各种协会。 早上沈三通有一个电影局的茶话会,邀请了导演们喝喝茶,总结过去一年,眺望未来一年。 车上,沈三通拿着一篇影评看了看。 《好莱坞报道》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你或许会觉得,只有最不入流的好莱坞制片商,才能想到在南京大屠杀这样惨烈的题材中加入爱情戏,但这恰恰是《金陵十三钗》的主线。” 《十三钗》并不差,倪妮饰演的玉墨,堕入红尘却桀骜不驯,风情入骨却有气有节,佟大为的饰演的李教官舍生忘死,只为军人的责任与国家的未来。 电影里的镜头、色彩,也是保持了张一谋的一贯水准,但这些这样的题材中,和“白人男主”调情之下,失去了所有意义。 片方三顾茅庐贝尔演绎激情戏的通稿,简直是“阿嬷是自愿的”的翻版。 人家外国演员自己都不愿意,是作为东大人自己求着人来演的。 何止是自轻自贱,简直是自轻自贱! 尊严,是没有的。 号称六亿大制作,战争戏却只有10分钟。 电影热映,《十三钗》的问题浮现,然而某些媒体一唱一和,“小骂大帮忙”,愣是把话题转移了。 批判张一谋的作品风格变得越来越接地气,甚至有些俗气。 偏离了原来的高雅路线,越走越往通俗甚至低俗的方向去了。 将网友对电影消解严肃题材的不满,从敌我矛盾混淆成内部矛盾,转进到“接地气”“俗气”问题。 由此可见,某些媒体不是不懂舆论操作手法。 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象,沈三通思绪回到了多年前的大学。 《英雄》热映,张一谋自己接受采访时说:“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花旗国的奖,只是花旗人的评判标准,与其它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花旗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当年,沈三通亲眼见证过张一谋遭遇的批判,那时,他为张一谋和同学老师争执、辩解,成为了导演系的异类。 说一句张一谋拯救了电影行业也不为过,推进了院线改革。 当然,张伟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刻回想,张一谋的话其实偷换了概念,到底谁是中国人? 有人把“中国人”代表了。 一直以来,是因为可以为国争光,所以关注大奖,而不是大奖重要才关注大奖。 两者在表现上存在相似性,但本质截然相反,可掌握声音的人,将之混淆了。 说到底,一次次冲奖,和后世营销主旋律没有区别,都是利用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沈三通感觉到他有必要做些什么。 而这不是个好主意。 《十三钗》还在上映,再加上张一谋的行业地位、前辈身份,以及某些媒体的偏向。 三通娱乐又是《龙门飞甲》出品方之一,批评《十三钗》会被做各种解读,三通娱乐不断挤压文艺逼学院派的存在感,口头上还要分个高低,未免给人过于咄咄逼人之感。 最好是行动上大踏步前进,嘴上温和谦让。 问题是,《十三钗》标志着某种自循环在形成。 “沈导。” “三通。” “沈哥。” “小沈。” 参会的不少三通娱乐的人,也有其他公司的导演,也有贾章科、王晓帅等文艺导演。 “既然是茶会,不那么严肃,我也说一下我的观察。” 沈三通想了想还是不能保持沉默。 茶话会不算公开场合,也不是私密场合,是半公开场合,很适合放风。 别人敢做,不许他说? 沈三通反正就是干了。 “80年代的某些人制造了一堆垃圾一样的理论,这些理论概括来说,就是我们发展水平低的时候,是从根上就发展不起来。” “等我们发展起来,出现其他问题的时候,就说这些问题依然是根上的问题。” 场面逐渐安静了下来。 沈三通说:“我的观察就是电影行业的节点到来了,一种不该形成的生态形成了。” “从电影行业来说,《卧虎藏龙》之时需要外面给好处,跟随的《英雄》西方也要给它市场推广。” “《色·戒》用激情戏消解抗日严肃性,卖票房、得奖名利双收。而当我们国内市场足够提供票房,《十三钗》依然解构苦难,沿着这条路走。” “所以,一个重要节点已经来临。” “80年代的时候,需要外面拉人开会,给好处给奖项,等到我们内部发展起来,图书市场发展起来,外面不用真金白银,只是舆论上的引导,就能看着国人自渎。” “《金陵十三钗》是个节点时刻,在电影上,我们市场足够大了,内部利益大于了外部利益,但是外面吹吹风,我们自己的市场、自己的部门,就会生产出自我毁灭的内容。” “我接触过很多电影人,普遍幼稚。混淆两种矛盾,把内部矛盾扩大成敌我矛盾,把敌我矛盾混淆成内部矛盾。” “好莱坞攻城略地了,他们知道。要发展国产电影,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 “可是思想上,把来杀头的人当做朋友,不仅邀请进家门,还把脑袋伸出去。” 场面冷了下来,年轻导演不是很明白,一些五代、六代脸色难看。 沈三通哪怕不点名批评但谁都知道他在说谁,可不只是张一谋。 张一谋不需要外面狗粮,会场就有需要狗粮的。 沈三通把众人反应尽收眼底,此时,心里反倒是十分平静。 既然意欲往那更高的风景走一遭,必然要去承受更大的风雨。 未来的风浪会更加大。 影视资本崛起中守住初心,互联网模式开疆拓土中做好本业,这不过是本分。 在民族伟大复兴中,在工业钢铁科技无尽咆哮中,文化沉默着,总体崩塌,如同雪崩一般,不想成为其中的一环,那就不能沉默。 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相比于文化整体,人文社科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甘蔗难有两头甜,不可能既要又要也要,得罪一批人,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支持。 有产业在手,好莱坞也已就位,三通娱乐有了独特的生态位,生存不是问题,没什么好怕的。 “从此以后,自有观众为我加冕。”沈三通如此想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