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可不是简单的活,很多专门翻译文学作品的人,翻译一本书少则几个月,长则几年。 还有哈市农大的论文翻译,每个月肯定要翻译一些,这也要时间。 这些工作全部加在一起,他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休息。 要是还有点其他的事,他要忙得飞起。 刘慧彦见张军要拒绝,连忙劝道:“老弟,现在我们国内的研究是远远落后于国外的。” “尤其是西方那些发达国家。” “要是你能把他们的论文翻译过来,我们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少走很多的弯路。” 国内其实有很多人都在翻译这些论文。 可论文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 可能这个学校已经将某个问题的论文翻译出来,另外一个地方还在研究这个课题。 化肥厂需要的论文,或许有些地方已经翻译出来,只是化肥厂不知道,那就只能自己去研究。 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可现在又没有网络,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倒是让张军忽然想到一个事,或许可以做做。 他可以组建一个花名册,把农业相关的单位集中起来,共享翻译出来的论文成果。 这样一来,就能省下很多事。 张军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事还是大有可为的。 最重要的是这确实能给这个领域带来好处。 “老弟,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大不了我去厂里申请一下经费,你翻译出来后,按字数给钱。”刘慧彦说道。 张军没有回答刘慧彦这问题:“老刘,化肥厂研究的问题一直都不是前沿。” “换句话说,你们研究的东西说不定早就已经有了结果。” “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刘慧彦说道:“这没用啊!” “别人不可能把他们的成果送给我们。” 张军说道:“其实有用,我们是不是可以组建一个花名册,把所有农业相关的单位都联合起来,共享研究成果。” 这其实就是后来的“知网”。 只是现在没网络,只能依靠纸张。 刘慧彦古怪的看着张军:“你不会想做这个吧?” “这东西就算要做也应该由国家出面牵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