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搞事情-《一世富贵》


    第(3/3)页

    两人刚要走的时候,徐平突然问道:“田判官,官员领俸禄又不是非在一天,怎么这一次都聚在一起了?留守司的人力也有限,做得来吗?”

    “唉,谁知道留守司是怎么想的,非发布告让大家今天去领,可不就出事了!”

    徐平点了点头,淡淡地道:“知道了,你们快些去吧,记住把事情尽量平息下来,不要闹大。大灾之年,那些分司官跟着吃了几个月的苦,不要难为他们。”

    两人答应,急急忙忙地出了转运使司衙门。

    看着两人离去,徐平嘴角不由出现一丝冷笑。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明明知道为了这点钱先前就闹出不少事,留守司还故意在一天发。

    要搞事情啊!

    王尧臣如果不能把事情压下,引起分司官的公愤,只怕很快就有人上章弹劾徐平的钱入户等政策。留守司、西京御史台和各州的知州通判,都是有权利上章弹劾转运使的,上下相制是赵宋的祖宗家法,官员的权力从来都是相对的。

    这是瞅着徐平刚刚出外巡视回来,趁机把事情引爆。

    徐平怕吗?这种互相扯皮的事情有什么好怕的。你尽管弹劾,我据理分辨就是,这种弹劾理由还奈何不了徐平。这只能是个引子,后续必须有其他的动作,一点一点不利因素累积起来,才能真正把徐平的新政压下去。

    闭上眼睛,徐平暗暗盘算,对自己有利的是哪些,不利的是哪些。

    有利的自然是本路的商税大幅增加,以及各种工程的顺利完工,并经受住了初步的考验。财力的充裕,才能让河南府虽然遭遇大旱,救灾却游刃有余,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户逃亡。不利的就是没有实行新政的孟州和襄州,商税增加同样亮眼,一比较新政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而各项大工程虽然完工,却还没有发挥作用。

    算来算去,有利的因素与不利的因素大致势均力敌,谁占上风,全靠着一张嘴怎么说了。徐平现在所缺的,恰恰就是讲道理没有人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