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谢旌可以断定,他身边肯定不止这一个保安。 “这位想必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正是美籍华裔核潜艇专家,左修齐左先生。” 大家纷纷起立故障。 “左先生真是我们华人之光。” “是啊,前有杨先生获得诺贝尔奖,后有左先生,为我们华人正名了。” 左修齐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道:“很开心今天和大家相识,也很开心和大家一起交流。” 左修齐到了之后,话题正式开始。 这几位都是和平主义者,所以目前的话题也一直围绕着当前世界的战争开展。 陈蓦寻时不时的也CUe一下他们新加入的成员。 谢旌也并非一言不发,他有自己的优势,不单单从政治局势上,反而从战争细节入手,侃侃而谈。 他的见解很快吸引了在场人的注意,左先生都忍不住点头,“武器的加速迭代是导致当下战争的破坏性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位姓杨的记者问道:“既然如此,左先生为何又要研发核潜艇这样的武器呢,这岂不是在助长大国的气焰?” 这个问题无疑十分的尖锐。 而苏樱对这个问题也十分的 好奇。 左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他内心的 是非观念和政治倾向。 这也直接的决定他们能否劝说左先生跟他们回到大陆。 左先生微微蹙眉,花费了一些时间来组织语言,然后才开口:“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而止步不前,今天做这项研究的不是我也会有旁人 。 对历史的长河而言,它不会在意到底是谁做了这项研究;而放在微观的历史中,这很重要。” 苏樱听到这句话,心里舒了一口气,然后问道:“左先生说得很好,科学成果属于全人类,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左修齐微微颔首,朝着苏樱微微笑了下。 杨记者听到左先生的回答之后沉思了片刻,“可是目前来看,只有强国掌握了这样先进的技术,落后的小国依旧处于后殖民与新型殖民的阴影之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