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灾民来了-《夜虎》


    第(3/3)页

    当时尽管大部分洪水都涌进了新堤,但大堤溃口后为了减小新堤面对洪峰的压力,团指在参考了防汛专家的意见后,对新堤进行了人为了泄洪处置。

    虽然这种处置手段没放出去多少水,也没有对周边百姓的实际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当地百姓们来说,溃坝了就是溃坝了,这至少证明这段大堤是面临着风险的,并不是之前他们想象的那种固若金汤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早点躲一躲,免得真的出现再危险的情况,到时候跑到都来不及。

    只是老百姓虽然也都同意了疏散,但他们选择的临时聚集点却挺让人意外。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放着有食物供应和干净饮用水的,已经停课的中小学安置点不去。居然大多选择扶老携幼的来到了沱江大堤上,选择露宿在了特警团和预备役团的营地附近。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和人民子弟兵的部队在一起有安全感。另外从大堤上放眼望去,还可以远远地望着自己家的房子,更有亲切感。

    老百姓这么选择倒是无可厚非,但他们不知道,这样一选之后,特警团的后勤压力一下子又增加了不少。这些老百姓不去安置点,转而来到了大堤上,最起码也要发放一些干净的饮用水和食品吧?

    既然部队就在这左近,这项工作自然又成了特警团和地方政府共管的一项工作。反正特警团和预备役,以及民兵们也要开伙,再加上些百姓们也是一样的。等抗洪指挥部调集物资的时候,顺便把部队的给养和灾民的补给一下子运上来就得了。

    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上这些物资和部队的物资混杂在一起,再想分开可就难了。遇到物资不足的时候,那是承担抗洪救灾的部队优先?还是救济灾民优先?

    这是个很让人为难的问题,但特警团还没有理由拒绝这个任务。现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这种是麻烦的情况不会出现,否则战士们恐怕只能饿着肚子救灾了。

    第五次洪峰彻底的过去了,沱江里的洪水似乎驯顺了不少。但沱江大堤上露宿的百姓却又多了起来,他们毫无秩序的聚集在特警团和预备役团附近,随便的支个帐篷就算住了下来。一时间,江堤上炊烟处处,大人喊孩子叫,弄得抗洪一线乱得好比农村的大集一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