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堂前辩5-《女商枭》


    第(2/3)页

    王通判躬身道:“是,什么都可以。”

    林若执笔,看向堂上邱隘,略一沉思,提笔写道:“孰曰非重?国之政令。孰曰非轻?人之性命。为狱则固,为牢则幽。晨严管钥,夜密更筹。匹妇蒙冤,七月飞霜。①”

    在林若写字的整个过程中,王通判眼睛一瞬不眨地盯着林若,神情、笔触,再微小的细节都不曾放过。

    林若感觉到了王通判的目光,感觉有一丝不自在,但很快地没有再多在意这道逼人的目光,兀自写着。写罢,放下了笔,吹了吹纸笺,交给了王通判。

    王通判躬身行礼,双手接过纸笺,然后拧着剑眉,仔细地比对三张纸笺上的笔迹,良久之后,才将纸笺放下,向邱隘及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京兆府尹四人回禀:“邱阁老,三位大人,经过小人仔细地比对,此封物证应当不是荣王妃的笔迹。”

    大理寺卿率先做出了反应:“当真?”

    邱隘看了一眼大理寺卿,对方也自觉失态,忙端坐在位。邱隘遂问道:“王通判,你是刑部最精于字迹比对的通判,先前比对这封物证信件与荣王妃在宫中留下的笔迹,你亦是在其中。当时认定物证书信上的字是荣王妃的笔迹的证词上有你签的字,怎么今日就反悔了?”

    王通判拱手,回道:“回邱阁老的话,当初小人确实在证词上签字画押,但是当日心中仍是存有三分疑惑,并不能全然确定物证书信上的是荣王妃的笔迹。”

    “你的意思是,林氏今日当堂留下的笔迹,解开了你的三分疑惑?”

    “回邱阁老,可以这么说。”王通判不徐不疾地回应着邱隘的问话,“每个人的字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字形虽然微有不同,但是字迹的着墨浓重、形快实慢、笔力平缓、抖动弯曲、停笔另起笔等却有诸多特征可循,每一个笔画风貌、细节能说明很多问题。”

    王通判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林若刚写的两张纸笺:“荣王妃方才写的这两张纸笺,内容虽然不同,一张是复刻物证书信里的内容,另一张是即兴所写,即前一份是抄录内容所写,后一份是边思索边写下的。前者的字迹偏随性一些,后者却偏工谨几分。但两者笔迹皆流畅自然,在笔画、书写轻重、方式上却是基本相似的。”

    大理寺卿很快把握到了关键点:“基本相似?”

    “对,基本相似。”王通判回道,“一个人在哪怕是在同一时间将同样的字写上百遍,字形也不会完全相同,只是在笔迹细节上基本相似。”

    邱隘想到了什么,示意衙役把物证信件和林若先写的那封内容与物证书信一样的纸笺都呈上来,仔细地比对了上面的字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