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堂前辩6-《女商枭》


    第(2/3)页

    甫一回到荣王府,慕容冲就忙不迭地赶来,上下打量,确认林若完好无损,才松了一口气。被慕容冲拉着手进到书房之中,挥退了丫鬟小厮,只剩下他们两人。

    慕容冲当即问道:“如何?邱隘有没有为难你?”

    林若摇了摇头,随后开门见山:“我想,邱阁老应该是发现了那封信上的字迹不是出自我手,而且也已经明白了皇上的用意,所以,给了我一个顺水人情。”

    林若的猜测不假,给她作证,替她洗脱冤屈的人是刑部的王通判,但是授意他这么做的人,却是首辅阁老邱隘。

    此刻,王通判就在刑部尚书办公的厅房之中,而他面对的人,正是阁老邱隘。

    邱隘确实从物证书信中发现了端倪,然后去了御书房觐见皇上。从皇上那里拿到了林若从前写的带有“顾”字和“希”字的陈情书,也见到了皇上特地命人从太后那里取来的林若抄写的带有这两个字的经文,便更加笃信了自己的猜测。

    要知道,这位邱阁老是康乐年间的状元,而且是唯一一名“三元及第”的状元——学子参加科举,需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此三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而所谓“三元及第”,便是分别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皆拔得头筹。这样的殊荣,被读书人誉为最高荣誉,但是能够达成者,寥寥无几。东鲁建国以来,邱隘是唯一一人。也正是因为此,他才会被先帝钦点为皇子师。

    邱隘的学识毋庸置疑,其在书法上的造诣,也非泛泛。

    而且,邱隘多次担任科举主考官,又入阁十余年,如今更是首辅大臣,批阅过那么多的科举考卷,审阅过那么多的朝臣奏折,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笔迹,又曾在大理寺办过这么多年的案子,对字迹的研究精于程度,绝非大理寺、刑部、京兆府的那些通判可以比拟。

    只不过,经皇上的隐晦地表达了意思之后,邱隘才不自己在堂上点破这一点,而是让刑部专门负责比对笔迹的王通判来陈词。

    倒是京兆府尹应宗,在没有他提点的情况下提出要找通判来比对字迹,省了邱隘不少工夫,也使得这件事更加水到渠成。

    邱隘仔细地看了林若后写的那一张纸笺。不得不说,林若是个聪明人,会抓住一切机会,留下她想说却又不能当众说的话。

    “你把这些都带下去,与大理寺、京兆府的通判一起核对,务必将组成这封信的原字都找出来。”

    对方也是个细心之人,从宫里偷出去的纸笺,在用完之后竟然又偷偷还了回来,以防被发现。可惜,百密一疏,还是留下了漏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