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战将”VS“军神”-《抗战之特战兵魂》


    第(2/3)页

    而邵飞带着华振中来到东孤岭,详细介绍这里的情况。华振中根据邵飞的叙述迅速命令部队重新修筑阵地,设置防线。现在玉筋山、西孤岭全部落入敌手,东孤岭主峰是他们最后的阵地。

    邵飞还不了解华振中,甚至从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他哪里知道华振中不仅以能打硬仗著称,而且他的资历更是让人咂舌。

    一般的师长都是少将,而他的军衔却是个中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竟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薛岳、叶挺是同期同学,人家都干到了上将兵团总司令,麾下统领十几万大军,他老兄却还在师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他太能打仗而政治上不敏感,一生总是犯错误,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功劳与过错总是成正比增长。

    ???

    华振中因资历老能打硬仗,是粤军赫赫有名的“战将”,广东部队的各级将领都敬他三分。他与军长叶肇的关系更是亲如兄弟,因了这层特殊的关系,他的这个师在人员和武器装备的配置上,略优于其他部队。

    伊东第101师团碰上了华振中第160师,他的好运算是就到头了。而他的军旅生涯也将在这里话下句点。

    东孤岭久攻不下,被逼无奈的伊东只得孤注一掷,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101师团。

    伊东第101师团第101联队是该师团战斗力最强的一张王牌,联队长饭冢国五郎以凶狠、狡诈、作战勇猛、灵活著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为此曾多次褒奖饭冢,并亲自赐予他“猛将”的称号。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饭冢国五郎一上阵,便有号称“笔部队”的日军战地记者贴身相随。

    “笔部队”是日军战地记者团的简称,它是日本大本营专门为侵华战争宣传需要而设立的。“笔部队”门类齐全,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闻纪录片摄制组记者。

    “笔部队”如影随形地跟着部队一起行动,真实记录“大日本皇军”在中国土地上“浴血奋战的壮举”,以激励这些武士们奋不顾身地为天皇卖命,从而煽动更多的日本国民参军参战。

    饭冢国五郎是日军的一员“猛将”,自然就受到“笔部队”的记者们的争相追捧。当时,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须滕就带了一个由小悮行男、山中、樋口等四人组成的战地特讯组,扛着电影摄影机,寸步不离地跟着饭冢。饭冢一举一动的战地行踪,都摄入了须滕的镜头。

    饭冢的形象确实上镜,很有点“猛将”的派头。饭冢不凡的外貌让战地特讯组的记者们喜出望外。

    因为在烈日下连日苦战,饭冢晒得通身黝黑,眼睛里布满血丝,他浓密的络腮胡已连日不刮,蓬松虬曲地挂满脸上,显得相貌狰狞,活脱脱一个“猛张飞”形象。因为天气酷热,饭冢打着赤膊,露出上身发达的胸肌和双臂,头上又戴着一顶钢盔,样子显得异常的凶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