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耀微微眯起眼,看向马先生和启功先生。 两位楞了一下,又对视了一眼“我们不是说戏曲不行,只是,有些难,审美方面,门槛太大。” “总得试试,等我回去把《武训传》编完就研究国外市场去。”王耀兴致勃勃的说道。 “哎哎哎,刚让你别好高骛远。”马先生笑着说道“戏曲在杭城才刚刚有点起色,你现在跑出去,不是又搁置了?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呢?” “啊啊啊,好烦,就没有年轻的能写本子的朋友吗?”王耀第一次有些抱怨的抓了抓自己头嘟囔道。 事情好多,他精力又有限,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 “平心静气。”启功先生皱眉低喝一声,有些严肃。 所有人都身子一僵,王耀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气,闭上眼进开始调息。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启功先生转动手上的佛珠,开始为王耀诵经。 启功先生是佛学研究者,所以对于平心静气凝神这块的修为极其身后,他看出了王耀现在似乎有些变得浮躁了,可能因为年纪还是小,而最近的事情又这么多,难免孩子心性。 一边诵念佛经,启功先生嘴角的弧度就越来越淡,这么重的担子,王耀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想要承担起来,真的堪称有心君子,让他又欣慰,又有些心疼。 启功先生是用梵音诵经,所以挺起来就现实余音绕梁一般在屋子内,王祖贤父女都算是佛教徒,而马先生也小修禅,此时都渐渐跟着启功先生一同诵经,顿时梵音阵阵萦绕在王耀耳边,让他原本有些内火的身子,渐渐冷却下来,心思也渐渐平淡下来。 这是《金刚经》最开始的一段,记录世尊,佛陀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佛光熠熠,没有法云缭绕,没有莲花坐台,也没有神兽坐骑,龙象护卫,只是一个修行者。 到了要吃饭的时候,就拿着钵去城内化缘,天气热,在家就干脆赤膊,但是出门一定穿三衣,拿上钵,体面的出去,虽然这袈裟破烂,但是依旧要正式对待,出去的时候认真打理,回来的时候认真收拾好。 因为没有鞋子,只能赤足出去,回来时沾了一脚的泥,回来后要把脚洗干净,然后整理作为,准备给学生们上课。 这是一段描绘世尊初期传道时的画面,虽然只是生活片段,却在《金刚经》的最开端,就是要告诉人们,心平气和,要认真对待自己,他人,还有事物,虽然清贫,但是要活的从容自若,不卑不亢,按照自己的坚持,这么下去。 而世尊如此生活,传到四十九年,最终成佛。 什么是佛,就是心平气和的对待一切,有自己的路要走,却不急不缓顺其自然,不骄不躁。 这段跟王耀现在的心境很符合,王耀现在就是被浮躁和焦虑侵蚀自己,让他不再是当年那个生活艰辛依旧从容的自己。 这段时间的变化,让他有些迷失自己了,他见了太多的不平,太多的遗憾,还有太多的期许,那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他在跟自己较劲,所以陷入了这种焦躁。 而王耀的幸运就是,身边有着启功先生这样的智者长者,能在他走歪的时候,及时叫醒他,这是他的幸运。 “睡着了?”王祖贤跟着诵了二十段,突然听到细微的打鼾声,惊讶的睁开眼,看着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的王耀。 启功先生也停止诵经,睁开眼看着王耀露出慈爱的笑容“他太累了,睡睡也好。” 马先生笑了笑“惭愧又欣慰。” “人各有命,相逢是缘,咱们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就是一段善缘。”启功先生笑了笑,转头看向那尊对着王耀睡颜的龙首,那双被风霜腐蚀的龙眸,似乎又有了些神采。 王耀已经很久没有做梦了,只从有了系统改变他的命运和体质之后,他基本上睡眠就是深度睡眠,没有任何梦境,但是这次,他做梦了。 梦见了一条龙,一个身披跟他一样的大氅的小龙,看起来憨头憨脑的十分可爱,盘腿坐在蒲团上似乎在看着他笑。 王耀也看着它笑,两个傻子对着笑,笑着笑着就醒过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