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吟咏完袁颎就后悔了,因为他看到了不少人投来的惊奇的目光,还有不少女子的惊呼和议论声。 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他好像记得这是一个初唐诗人小时候写的,鬼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将这首诗传开,更重要的是,不能再玩了,他倒是会几首课本上的诗,但是怕露馅啊。 所以,他疾步奔走,很快消失川行人流之中,留下一帮摇头哀叹的人,知音难遇呀! 出了杜曲,袁颎才悄悄松口气,刚刚差点就漏马脚了,看来前世的不能再照抄照搬了,不然他就真被这茫茫红尘给吞没了。 出了杜曲,道路宽阔平坦,四周麦香扑鼻,酒香弥漫,袁颎心怀大畅,肩上趴着土波,手中牵着茯苓,大步前行。 远处,一棵分叉的树横亘中间,两个男子分左右坐下。 “哈哈,袁兄,如今这五月光景,甚是诱人,不枉你我相约出行一场!” 说话的是一个四旬男子,身穿普通文士袍,胡髯清淡稀疏,面容清矍,一双眼睛倒十分明亮。 坐在他对面的,也是一个年岁相近的男子,不过跟说话男子想比,这人不但头顶戴着道冠,身穿玄服,面容宽厚,时常带着严肃而不失风雅的淡笑。 “哈哈,贤弟,你我看尽人间,这五月之景年年有,掐指一算,尽得隐秘,再看之则无趣了。” 闻言,年轻男子摇头一笑,道: “时人笑我兄弟俩憨痴,恐怕就是袁兄如此罢,掐指演算,可为爱好,怎能禁除了口目之欲?” 年长男子只是哈哈一笑,却没有反驳,轻松写意,依靠着大树,神情慵懒。 “咦,有人来了?” 听到年轻男子如此说,年长男子也是半睁开眼,然后突然道: “不若咱们算算,他走哪边?” 听到这建议,年轻男子顿时来了兴趣,一挽袖子,笑道: “好主意,老弟先来!” 见此,两人均是默默计算起来,不久,袁颎就进入了两人视线。 “吾已知他将走哪边也!” “正好,略反略反!” 见到两人紧盯着自己,袁颎先是一愣,随即来了兴致,一手拦腰抱起茯苓,直接从分叉树中间翻越而过。 见此,两个人先是一愣,随即就是不解了,眼看袁颎要走,连忙道: “这位小友请留步!” 袁颎心道果然是跟他有关,不过他也看出两人没有恶意,也就停下来,转身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