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尺素书5-《女商枭》
第(2/3)页
“农人春耕秋收,需要先购买粮种,力所能及之下,所能换取的粮种数量不多,质量也未必上乘;但若按‘青苗法’行事,务农人可先按己所能,向惠民仓申领粮种,签下欠条,由当地衙门记录所欠的青苗费,待到秋收之际,以所收粮食抵还所欠青苗费及利息。”
慕容冲想了想,看着林若所画的简图,不由喜上眉梢:“那可真是一条绝妙的利民之策啊!如此一来,农人能拿到更多更好的粮种;为了秋日的偿还,农人必定更加勤劳耕作。而朝廷亦可凭此多获得利息作为税收。‘民不加赋而国足用’,果然不假!”
“四哥觉得,此事甚好?”
“当然!”
“那为何前朝还亡国了?”
“这……”慕容冲一时被噎得无话可说,想了良久才道,“这个前朝亡国的原因很多,怎么能归结为是‘青苗法’的过错?”
林若笑了:“四哥所说不假,‘青苗法’确实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好计策,上虞此番也可凭此度过灾年。不过剑能救人,亦能杀人,得看是何人所用,这个道理,四哥可否同意?”
慕容冲的脸色沉了下来:“你的意思是说,太子?”
林若摇了摇头:“四哥错了,我想说的是——人心。”
慕容冲的喜悦渐渐平息了下来,仔细思考林若的话。
论兵法谋略、布阵行军,他是惊才艳艳的将才;可若是论政治民政,他却颇有几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太子好大喜功,若是‘青苗法’在上虞有成效,四哥觉得太子会怎么做?”
慕容冲皱眉,他对太子二哥的脾性很是了解,当即回道:“向皇上邀功,推荐章煦,而后建议在东鲁举国推行。”
“没错,而且是不遗余力地建议。”
“可是依照我朝律法,政令推行前,要在各地试点推广,以完善制度,做到真正的利国利民。”
林若摇了摇头:“要试点不难,太子殿下必定会选站在他这边的官员,或者是中正耿直、真正会为民谋利的官吏。但抛开这些忧国忧民的官吏不说,被选中的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必定卯足劲,督促手下官吏百姓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事。如此一来,政令必定能通过。”
第(2/3)页